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靈感來自英國的Eden Project, 位於棄置的頭城海水浴場,由於環境變遷導致海岸線後退,但也形成了特殊的海濱生態環境, 特有的植物與動物以此作為棲息地, 設計概念導入海水入濕地形成生態的小溪與池塘並結合原有原生植物林組成台灣溪流沖積地,濕地以及入海口的沼澤棲地, 模擬迷你的台灣水系生態, 多個圓頂形成的充氣膜單元, 組成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海洋館, 由海水處理創造一個自給自足的海濱生態展覽, 海淡水魚類植物展示與餐飲設施
Experiential Architecture

在Michigan的時候 Frank Gehry 只有一個博物館作品在Toledo小鎮, 參觀之後要在Ann Arbor校區舉辦Competition, 這個實驗性兢圖要找出未來的建築趨勢,當時我們提出了Experiential Architecture 的構想, 二十年前的想法在現在已成為設計思想主流, 在主校區的國際學生中心原是傳統石砌古典建築在傳統校園典型建築環繞的環境下,需要新的國際學生交流中心帶來新氣象, 構想是藉由人體感官形成的FLOW來塑造建築形體, 不僅形隨機能而是經由體驗塑造空間
Kandinsky

另一個實驗是藉由解構主義大師Kandinsky的畫作, 把2d平面的元素轉換成3d建築語彙, Kandinsky的畫作充滿爆炸性的能量, 能量從圓形核心向外擴散, 隨能量散出的三角四方幾何元素於空間中相互平衡, 在這充滿三度空間的圖案中仿佛描述著宇宙的誕生與定律, 在設計構想中以此原則將能量導入建築的核心點, 各空間形成的幾何立方體從核心向外擴散, 動線光線與氣流在其間流動並平衡維繫著各個空間, 藉由流動的方向性應外部環境與週遭建築的對應關係,點線面到立體元素在這裡組構成完美的空間平衡